李姬坐在放了蒲团软垫的木椅上,父亲李馗和母亲赵勾分别坐在主位,而兄长李莽则坐在李姬对面的木椅上。

    “姬姐儿,可是痊愈了?”李馗问带回来的御医。

    御医替李姬诊完脉后,又仔细看了李姬的面色和舌苔,这才道:“禀大人,大小姐确已康复。”

    “有赏。”李馗让属下给御医送了赏钱,便让其归去了。

    宝贝女儿的病好了,李馗心中高兴。

    赵勾也很高兴。

    夫妻俩默契的对望一眼,相视而笑。

    赵勾原本担着的心这会儿放下来,却在看到儿子李莽时,又想起,曾在玄黄国时,李莽四岁便开始启蒙教育,且初学六艺,而后,因为李馗变法得罪了玄黄国权贵,被驱被贬,事到如今,儿子李莽已经辍学半年有余了。

    “老爷。如今姬姐儿康复。妾身心中宽慰。可每每想到莽哥儿学业中断,又心如刀绞,不知这扶苏国境内,可否寻得合适的学堂,可供莽哥儿继续学业?”赵勾道。

    “夫人倒是与我想到一块去了。”李馗目光缓缓看向儿子李莽:“若说这扶苏国境内的学宫,倒是有十几处。若说最好的,当属国君魏伟在议政厅的稷门建立的学宫,由数名儒家大学和首辅做老师,学子们也皆是皇家贵胄,教其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皆全。”

    赵勾听闻眼前一亮:“老爷说的可是那闻名天下的稷下学宫?”

    “正是。”李馗颔首。

    稷下学宫?

    李姬动了动睫毛,她这一个月因病着,也不能四处走动,闲来无事便让管事的搜罗来不少扶苏国的书籍词典。

    稷下学宫,是扶苏国为培养国家栋梁而专门开设的学府,原本只服务于皇室和贵族,后来因为战乱频发,国家急需人才,便在学府后方,开辟了数间小堂,招揽天下贤士,且为他们提供优厚的生活,出入有车,住有大屋,非富且贵。

    父亲李馗能从变法中脱颖而出,甚至被国君魏伟拜为相国,也因这扶苏国实在求贤若渴。

    李馗看向儿子李莽道:“为父打听到,这稷下学宫的正宫,也就是那专门培养小儿六艺的宫殿,正值扩招,莽哥儿可有兴趣?”

    李莽虽然才八岁,可从小耳濡目染,知大丈夫应幼时博学广知,长大后建功立业,听闻稷下学宫,便觉得热血涌动,心中雀跃。

    可面上,李莽依旧沉着冷静,点头道:“悉听父母。”

    “可。”父亲李馗颔首。

    听到给哥哥安排好了学校,自己却还没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