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希望先靠这两款电动车为南湾积累下足够的名声,然后再推出其他的种类。
除了轿车用的电动设备,南湾集团也推出了客车用和轻卡用的成套设备。
南湾重车也推出了一款载荷一吨的小型电动轻卡在市场试水,销售成绩还算过得去,起码它有价格优势。
第一个使用南湾客车电动成套设备的是东丹黄海客车厂。
黄海客车原本也是华国著名的品牌了,可惜中间不知怎么搞的,没玩好,玩的稀里哗啦了。
用万峰的话说就是企业的决策者鼠目寸光,跟不上市场的形势。
弄到现在经营的生不如死。
魏春光在征询了万峰的意见后就把已经入不敷出的黄海客车买下了。
魏春光的春光轮胎集团公司现在已经是东丹市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魏春光也成了东丹市政府极为看重的企业家,因此当魏春光提出收购黄海客车的时候几乎没遇到什么阻拦。
这货买下黄海客车,直接就用了南湾集团的电动客车系统上了电动大巴。
大巴是造出来了,各方面测试也非常的满意,但是还得有客户呀。
这不是问题,只要你造的车质量过关就不愁没有客户,东丹客车厂的第一个客户就来自红崖。
万峰的表弟诸英强的公汽公司已经运行了十多年了,那些车中的一部分已经到了报废的年龄了。
在魏春光做出电动客车后,他在经过考察后认为这电动大巴的性能满足公汽的需要完没有问题,从购车到燃油上可以节约下大量的成本,于是第一时间就淘汰了一百辆到了年份的燃油车,从黄海客车那里订下了一百辆电动大巴。
一百辆电动大巴千多万,扣除报废车补贴和电动车补贴,诸英强其实连一半的钱都花上,他凭啥不换呀!
第一笔生意就是千万级别的生意,魏春光乐的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
第一批车经过试验后,诸英强又购买了第二批一百辆车,替换了另一部分也到了报废期的燃油车。
他计划到年底替换自己公司所有的到期和将要到期的运营车辆。
黄海客车的市场就这样打开了,之后黄海客车又接到了来自北辽省其它城市的车辆订单,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了。
电动车的出现有人得意自然也就有人失意,李显荣就是失意中的人之一。
这家伙这几年才把发动机做的有模有样了,企业也一天天做大了,他也刚过了一把千万富翁的瘾。但没想到眼睛一眨、母鸡变鸭,这怎么就开始时兴电动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