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策抬起脑袋,笑嘻嘻的看着杨永,似乎早就料到了他会过来。
“哎呀,我知道以大人的能力,肯定已经知道北凉的战况了,如今镇北公萧战大捷,而……”
说到这里,杨永抬起脑袋看了一眼左右,发现并没有其他人后,压低声音继续道:“而献帝又要除掉他,以镇北公的性格,怎么可能会同意,说不定还会打仗。”
“只要打仗就要粮草,您又不是不知道,如今大幽的状况!哪里还有余粮供他们打仗啊!”
说完,杨永又低头看了一眼秦策的双腿,哪有半分腿疾的模样。
分明是早就知道了战报,又怕引起献帝的猜忌(他与萧战勾搭在了一起),所以才借故不上朝。
他猜的没错,昨日下午秦策就收到了消息。
对于北凉的战况,献帝的人和张辽的人没萧战授意,是无法向外传递战报的,但秦策不同,秦策的人可以自由出入。
为了能够方便及时掌握北凉的战报,这次秦策学聪明了,派了好几拨人驻守,轮番传递战报。
“哎呀,杨侍郎你这说的什么话,我和张翰都老了,以后朝廷还得看你们年轻人的!”
秦策放下手中的水瓢,又拿起一旁的小铲子,开始松土。
“哎呀,我的秦大人啊,可别嘲笑我们了,论保家卫国,上阵杀敌还得看镇北公他们的,我们就是一个酸腐的文人,哪里能跟他们比啊!”
杨永又露出一张苦瓜脸,开口道。
“张大人那边我也劝不动,前几日,就连陛下差人去请都吃了闭门羹,更何况是我啊!”
秦策摇了摇头。
他的那位好友,看样子这回是动了真格的了。
反正他现在也是孤家寡人一个,也不怕被献帝砍了脑袋。
见秦策如此说,杨永立即又赔笑道:“秦大人,下官这次来,除了这件事,其实还有一件事想要拜托您!您要是不答应,那么下官和其他各地官员是真的没法活了!”
听到杨永说的这么煞有其事,秦策这才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看了他一眼,道:“你说吧,只要老夫能办得到,一定帮你!”
杨永脸色一喜,急忙道:“是这样的,陛下早上下了圣旨,要求各地官员必须节制百姓迁往北凉,您老也知道,自从镇北公开凿了大凉山,引水入关,又整了个亩产高达4000斤的红薯,而且只要是百姓过去,都会获得田地,这些操作下来,所有百姓仿佛是着了魔,纷纷向着北凉涌去。”
“照这么发展下去,大幽只怕要迁都北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