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说恨,远谈不上。
说到底,当初他求于萧池时,即便不是本心,但也存在挟恩求报的意思。
萧池迫于形势压力,既无法直接说出与寡嫂之间的私情,也无法对傅家坐视不管。
也许,他有自己的私心或者贪心,但当下替傅家解围是真。
只是阴差阳错,天意弄人,此事恰恰被安王利用。
傅问舟对他谈不上恨,但事情发生的当下,也做不到当作什么都没发生,甚至主动去帮萧池说话。
更何况,一连串的事情,他自己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自然也无心无力去管外面的风言风语。
得知萧池独闯敌营时,傅问舟就知道错了。
他们都错了。
他不以势压人,但他的‘势’却又无处不在。
他从未指责过萧池一句,但不可否认,在这件事上,他一直是站在道德至高点的。
他不用说什么,自有人帮他说。
他无欺人之心,萧池却因他无处不在的‘势’而倍受压力。
萧池错在本可以无视那些流言蜚语,可他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
那道坎上,有对傅问舟的愧意,有对傅晚儿和江云的内疚,也有名声受损的不甘。
他迫切的想挽回,所以误入极端。
正应了那句典故——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眼睁睁看着萧池以身犯险时,傅问舟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
就感觉这世间的无常,像一条条的毒蛇将他纠缠。
斩杀不尽,避之不及。
他觉得好累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