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因为秦十三的实力而心生忌惮,选择归降,那么他们即便交出了手中的基业,也很有可能得不到重视。

    毕竟所有的事情都是必然的。

    但如果换个方向,在归顺秦十三之前,自己是天下最大的诸侯。

    如此一来,本钱就不一样了。

    不管他们双方是谁,胜了谁,都是这天下风头最盛的诸侯,以此形势归顺。

    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力量得到好处。

    不用多说,双方的想法应该都是这样,才会有现在的这场大战。

    而这一切早就被秦看了个明明白白,不然也不会在双方称帝之时送去贺书。

    这是要把天下之大不为的事情先揽在自己身上之后秦十三称帝便能顺理成章,也会念他们这个旧情。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双方这场大战,看样子就是来真的,毕竟能够夺得对方的地盘,然后投效和手中孤家寡人去投效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袁绍派将领兵南下,看样子是想在第一次的交锋中就将曹操的信心击溃,大军呼啸,气势不凡。

    相比之下曹操的兵马比之袁绍还是有些差距,所以正面对抗显然不是以曹操的智慧,又怎么会吃这样的亏。

    曹操巧立地形与袁绍的先锋军周旋。一月时间成功将袁绍的先头部队击溃。

    随后引兵北上,与黄河两侧对峙曹操借由黄河天堑与水道巩固防线,双方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尽管袁绍兵力强过曹操,可在这样的情况下却也占不到任何好处。

    这一切的战争内容都被秦十三派人实时送到他大帐中的桌案上。

    这一幕何其熟悉,黄河两旁曹袁对峙,显然是官渡之战的路子。

    看样子就算他改变了许多历史进程,但一些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如果他没有过多参与,还是会发生。

    接下来想必就是曹操发现袁绍囤粮于乌巢,然后夜袭乌巢这场大战就会落下帷幕。

    战争持续了数月,双方打得不可开交,曹操借由地势与袁绍拉锯。

    一日最新的战报传到秦十三的大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