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名?求道?
名为熙熙攘攘之名,道为旷达明心之道。
自己当初读书的初衷究竟是什么?
这并不难回答。
陆烁想了想,须臾才顺从本心拱手道:“自然是为求名。”
很显然,袁仲道这句问话最完美的答案,应该是“求道”。
读书人清高向学,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弟子将读书视为谋取名利的工具,学道、向道、取道、正道,这才是历来贤人所追求的正道。
但陆烁却并不想用言语欺瞒袁仲道。
他读书的初衷,确实是想通过科举获得名利,用实力保住自身的地位、再在这基础上惠及百姓……
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
袁仲道听了陆烁的回答,面不改色,也未作评价,对此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陆烁一时有些摸不清他的态度。
袁仲道接着又问:“我再问你,你来桃山书院,究竟是为求名还是求道?”
还是这句?
等等!
来桃山书院……
陆烁毫不犹豫道:“此来别无他想,专为求道。”
陆烁懂了袁仲道的意思。
桃山书院开办已久,在天下享誉盛名,与此相应的,由书院里教授出来的学子也都被人高看一眼。
于世人而言,桃山书院既是求学圣土,又是镀金宝地。
但陆烁可没抱什么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