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起地上的灰胡乱的在脸上摸了一把,摸了摸泪迹已经看不出来后,李辰熙才再次出门检查周围的环境,确认刚才她发出的声响并没有引来什么人,而且刚才做的陷阱和伪装也没有问题,才又再次回到破庙。
经过刚才的一通发泄,李辰熙已经完全冷静下来,小大人一般开始分析事情的始末,李将军和一般的将军并不太一样,他并不是传统武将世家出身。
李将军是因为自身武力高强,后投身军营,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将军,所以他用兵其实并不怎么善计谋,更多靠的是实战积累的经验和他超高的武力。
李辰熙自己从小就在武学上也展现出了很高的天赋,一直跟着李将军习武,而且她还蛮喜欢读书,修炼之余她也会看一些兵书,所渭兵者诡道,所以别看她小,有些事在有些时候她可能比他父亲看的还要分明。
当初李将军战败,太子被废;现在将军府被屠,太子被斩;李将军的事必定是和天家有关。李辰熙想到她的父亲不由一叹‘哎,自己的父亲啊,虽然身在官场,可更多的时候他都是以武者自居的。’
李将军对于太子的崇敬和欣赏,一向是不加掩饰的,这本是无可厚非,毕竟本朝的规矩一向是立嫡立长,太子既是嫡长子又已经被册封为太子,不出意外必定是下一任皇帝,再加上太子本身的优秀,朝堂上支持他的人真的是不少,只是谁也不会像李将军那样光明正大,而且毫不掩饰。
而李将军他虽然不是武将中官位最高的,可无疑是武将中武力值最高的,这样一个明晃晃的支持太子,武力强横还手握兵权的人。。。。。。。。。
李辰熙摇摇头,她很想知道,对付她父亲,准确说对付太子的人,到底是哪位皇子?当今总共就六个皇子,最小的六皇子还在喝奶自然可以排除;剩下的五个皇子,五皇子不良于行暂时也可以排除;四皇子和太子是一母同胞,而且她父亲说过那四皇子就是个武痴暂时也不用考虑。
那就只剩下就只有二皇子和三皇子,二皇子出身高贵,颇有能力,据说和太子关系也甚好,三皇子虽然出身低微,可容貌之盛世间少有,迷得不少京都少女晕头转向,非君不嫁。
李辰熙想到这里冷笑一声,天家亲情,明面上谁的关系又不好,谁又知道真假;还有那后宅夫人不见得就不能影响朝局,毕竟很多时候枕头风的威力不容小觑。当然另外两人也不能真的就不查了。
边城的三座卫城百姓,战死的那些李家军将士,这样一个为了皇权不择手段的人,李辰熙必然不想放过他,更不想让他登上皇位。
只是李辰熙现在实在太小,原本还想借助太子之力,他虽然被废,可他毕竟是皇长子,名正言顺而且支持者众多。现在太子也死了,那么多位皇子以现在的她更是无从查起。
“唉,皇家的人!!!”李辰熙一时之间确实毫无办法,干脆不管了,转而开始梳理她家的事,她父亲当初的战败本身就很蹊跷。
李将军当初驻守边城十余年,边城一向是兵家必争之地,龙国自然知道边城的重要性,在边城布有重兵,还依据地势另建了5座卫城拱卫在前,互相支援,百年来两国互有攻防,虽然蒙国骑兵天下少有敌手,可龙国依靠地势之利,还是稍占优势的。
自从她父亲被外派把守边城,军纪严明,军队战斗力比之以往更盛,蒙国多番试探,不得其法,近几年甚至轻易不敢出兵,只得暂时蛰伏与边城百姓交易往来,一时之间百姓安居乐业,已然显出几分繁荣之像。
若是一直如此发展,再过些年岁,靠着从蒙国交易过来的牛羊之物还有一些龙国没有的奇巧玩意儿边城说不得能发展的更加繁荣。
李辰熙记得,三年前恰逢前方边军调防之际,蒙国突然大举进攻,李将军虽措手不及,好在一直以来从未放下防备,初时吃了些小亏,很快便组织起反击,战事一时之间陷入胶着。
本来蒙国骑兵虽强但并不擅长持久战,李将军有地利之便只需要坚持此战必胜,但是不知什么原因突然之间情况就急转直下他父亲大败而归,5座卫城丢了3座,最后2座还是李家军众位将士拼死才保下的,为此李家军甚至折损过半。
这场战斗的结果,等于让蒙国在龙国的边上放了三把尖刀,他们随时可以以这三座卫城为基础进军龙国,皇帝因此大怒,立刻下旨训斥她父亲。
只是皇帝虽然不满这次战役的结果,好在他也不是昏庸之辈,李家军镇守边城十余年,战力有目共睹,这次败的实在蹊跷,所以最后也只是问责,并要求李将军按规回京述职。
李将军面君的过程李辰熙无品无阶没有同去自然无缘得知,她父亲也没有和她说过,现在想来当初战事突然李家军虽然惨败,毕竟守住了边城,也在援军来到之前,也没有让蒙国军队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