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途风流传>修真仙侠>抗日之火力不足 > 第七十章 为什么是这种样式的战斗机?
    机翼面积:28.5平方米

    挂载:1,000公斤

    动力装置:1×美国双黄蜂发动机,普惠公司2800马力的R-2800“双黄蜂”(DoubleWasp)

    最大速度:希望达到700公里/小时

    最高飞行极限高度:10000米

    这架飞机翼展比零式要大一点点,但比零式长很多。

    他知道法国曾经制造过五架样机,翼展比这个短一些,翼面积要小一点,但法国人的发动机只有2250马力,却飞出了730公里的极速!

    现在,他们有美国双黄蜂发动机,推力是2800马力,但中国缺少很多轻量化组件,所以最终这架飞机能飞出怎样的成绩,甚至能不能飞起来,那就要看这七个组员们和一千名工人们的集体能力了。

    他再次拿起法国独角鲸战斗机的照片,他非常确定,这个造型肯定能飞,只是能飞多快,能飞多高,以及机体的牢固性,这些需要在每一个环节和系统里去里把关。然后,这些系统之间,会有很多自动化的链接,系统会随着项目的进程不断复杂化,这种复杂化会导致很多系统设计失败。

    他觉得应该再次开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的教科书是钱学森1954出版的,名字叫《工程控制论》。

    仲文骢从未跟人说过,在孙子涵他们提出设计方案之前,仲文骢一直想制造螺旋桨战斗机,其实是德国的Ta152,德国福克·沃尔夫设计局首席设计师——库尔特·坦克博士(Dipl.-Ing.KurtTank),做为Fw-190战斗机系列的终极型号,为竞争帝国航空部的“极高空战斗机”(theExtremerH02henj01ger)。尽管姗姗来迟,Ta-152卓越的性能却并没有因此而埋没。在第三帝国最后的日子里,有一支唯一装备了这种超级猛禽的部队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面对盟军绝对的空中优势,取得了不凡的战绩,成为日薄西山的第三帝国黄昏中最后一抹亮色。

    按照仲文骢的性格,他并不愿意去做什么新的尝试,但现在他有歼六,那么为何不用从美国购买的发动机,为中国的未来的设计师去开一扇窗户,就算他们真的失败了,他还有歼六这个老家伙。

    现在,在原来飞机场大约五十公里外的大山深处,有一片工业区和一条长跑道,这里是轰六和新飞机测试的地方。

    这片厂区已经入住了一千工人和他们的家属,接下来的三个月还有沈莹还会再送来一批设备和一千名工人,这些都是受过苏联老工人培训过的技工。

    沈莹又再次向美国订购了一批双座型教练飞机,这些二手飞机一共有大约十九架,正在运上轮船。

    仲文骢明天将把所有人分成四个组,分别为发动机,气动力实验,机体制造和飞行控制系统。

    作为中国航空人,他们早已经知道发动机必须自己研究,自己造。航空人经受卡脖子的时间,比芯片早的多,也彻底得多!

    他已经向沈莹提出来,在巴彦淖尔的工业区,成立一个金属材料研究中心,那里只做一件事,就是不断的按照各种比例,合成各种金属,并测试结果。

    这些东西没有捷径,就算他们是穿越者,他们依然要一步一个脚印,把外国做的实验全部都走一遍。欧洲走了三百年,美国其实是站在欧洲人的肩膀上。我们没有肩膀可以站,那我们就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用三十年走完。

    都是人类,都是一个脑袋,一双手。中国人的智力水平又不差,只要让人民受教育,那么这一代,下一代,再下一代,我们总能走到科学的巅峰,总能再次提出天之问!

    沈莹也一样,她知道路还长,但总要举步前行,总要有第一个执火者,别问得失,走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