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江海洋就把🕚航母套到了瞄准环里面。又过了一阵,他才听到“黄蜂”进入俯冲后特有的🛥🞛尖啸声。
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能够通过尖啸声的高低来判断俯冲速度,准🜜🂻📽确掌握投弹时间点。
毫无疑问,江海洋就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
虽然跟重达几万吨,长度超过二🈵百五十米的航母比,还不到三吨,翼展也就十来米的俯冲轰👈炸机,就像巨兽面前的蚊子一般渺小,但是在江海洋的控制之下,这架轰炸机更像长🏖🚈着毒刺的大黄蜂。
正是如👎🇭此,这种在新历97年定型量产的俯冲轰炸机才被命名🇬为“黄蜂”。
关键,江海洋对这架轰炸机了如指掌。
几秒钟的剧烈震动之后,从操纵杆传来的力量突然消失,俯冲轰炸♒机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江海洋等的就是这一刻!
当俯冲速度超过每小时四百🂲💮🕒五十千米,俯冲角度在七十度左右的时候🌥🁎🄧,“黄蜂”的稳定性会突然增强,并且保持几秒钟。
没有人能解释这种现象。
即便是设计“黄🆇🍚🈬🆇🍚🈬蜂”的工程师也搞不清楚,只能说是各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能控制好,在这几秒钟里面投下炸弹,把📻☘⛓投弹高度保持在五百米到八🉡🈷百米之间,能达到最理想的投弹精度。
在海军举行的投弹比赛当中,江海洋创造了一个至🍙今没被打破的纪录。
连续三次,把三枚炸弹😞投到一个直径🀣十米的靶标上。🎤
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在战斗中,等于能百🔄分之百的命中航母大小的🍙战舰。
不要忘了,没有一艘航母的飞行甲板的宽🅩度小于二十米。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结果。
“朱华圣,老子为你报仇了!”
在心里默念了一句,江海洋用力摁下操纵杆顶端的投弹按🚰🗆🙙钮。
感到战机微🜵🆟微震动几下,江海洋才拉回操纵杆,同时把油门杆推到底,控制俯冲轰炸机改出俯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