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途风流传>玄幻奇幻>妖龙古帝免费阅读全文 > 二十五章 、千万不能赐婚
    韩冈说👈黄河之所以为黄,乃是西北高原水土流失之故,河北海退陆进,这是合乎他的经历,沈括也是有着同样的观点。但嵌在太行山壁中的无数贝壳,证明了沧海桑田的之说,自家是出使辽国时,才亲眼见证过。而韩冈并没有去过太行山,就🚮🖬已经一清二楚,并说此乃百万年、千万年、亿万年逐渐演变而来。哪里来的见识?

    而且说着也好笑,唐尧也不过出自三千年前。邵雍修皇极经世书,一元才⛐🙟不过十二万九千年。韩冈张口就是百万千万亿万,邵康节到了他眼🖜📡前都得避退三舍。

    在沈括和韩冈三四天便有一次的信函中,如同太行山贝壳之类的事情说得很多,充分体验了韩冈本人学识上的的渊博。但相对的,自从入秋后,沈括在🜤🄊与韩冈的书信中,能明显的感觉到他对襄汉漕运没有之前说得频繁了。

    韩冈不能算是🙉突然🃍🖞间冷了下来,看起来只是像将最后的工作全都交托出去,交给了🁥🇷🝍方兴和李诫来处置。

    说起来就像是种地,犁过田、下了种,除草施肥都做了,剩下的自然就是等着开镰收割了。当然,这个比方联系起韩冈的出身就显得有点刻毒了,更恰当一点的比喻,是宰🍌🆮💷执治事的手段,只管定下目标、🆈🍥安排人手,具体事务让经手人自行掌控。

    韩冈有这番气度,沈括多有感慨。不过他也热切的期盼着襄汉漕渠能有所成效。毕竟自家的长子在韩冈那里,李南公的儿子也在韩冈那🂖里。韩冈一旦成功,两人都有🌿🄺好处。

    而且沈括和李南公还要另外承韩冈的人情。光🇚🙄是为了两人的儿子,韩冈就担了很大的♿🎎🏾风险。

    李南公的儿子还好说,在营造和机械上是难得的人才,这一次🚞🔤的工役也是立了大功,一句‘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就能将所有的弹劾挡回去。

    但自家的长子🙉就不同了。自己是亲民官,韩冈是监司官,韩冈这位转运使在监察他沈括的同时,却将他的儿子收归门下,这是致人🚶🗴☍话柄。当日情急,无暇细想,草率的答应了下来,不说欠下的人情越来越大,日后一旦给翻起来,两边都少不了一个罪名,往重里根究,结党之罪都是能栽到🁍头上。

    “老爷。”🄼🂽沈括贴身的小厮进了书房,“韩龙图那边派人送信来了。”声音突的压🁥🇷🝍低了一点,“还有大郎的信。”

    “哦……快让他进来。”

    沈括让人将韩冈派来送信的家丁带进来,是惯🇚🙄常往沈府来送信的。问了韩家上下可否安好,就打发了他下去休息,“明天过来,我这里还有回信🉗🇜让你带回去。”

    儿子的信上没有说太多,只是问候和报平安。沈括🌐♳叹了口气🁗🅷,也是无可奈何,将信藏好收起。

    韩冈这一次让人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还有一部多达十卷的书籍,不过仅是手稿而已。韩冈在🝄🈥🀘信上说,是近年来的一些见闻、心得的记录,其中多有疏漏,敬请斧正。

    看见韩冈在封面上写下的《桂窗丛谈》四个字,沈括为之一笑,知道他没在标题上🁥🇷🝍费太多的心思。

    不过这一部《桂窗丛谈》,🅣🈜⚮单是纲目就很有意思。沈括给自己日后准备撰写的笔记所整理的资料,是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等☸十七门,而桂窗丛谈中则是算学、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医药。编目是一本书的大关节,明眼人从目录中就能看得出作者的用心所在🊾🕹🎠。

    沈括第一眼落上去,就发现整部书丝毫不涉人事、官政的内容,若在别人看来,定是韩冈做官的时间太短,家中在官场也无底蕴,不像一般的阀阅世家、书香门第,从小就耳濡目染,对官场上的传闻、轶事、典故了如指掌,与其写出来让人笑,干脆就不写。但沈括了解韩冈的🇟🙵性格为人,更清楚韩冈出身的气学⛕🚒💱如今的现状。

    在张载去世之后,气学中衰,开创洛阳道学一脉的程颐已经进关西讲学去了,气学再不站出个力挽🗎狂澜的人物,就要给人斩草除根了。韩冈这本笔记,是去维持气学道统不衰的。

    笔记一物,有的🏋😥是想把儒家三立做到实处,有的则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更有的根本就是用来搅混水,七真三伪编造谣言——这世上,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隔得远了,好端端的事都能传得千奇百怪,若是有心造谣,实在太轻易不过。

    韩冈写👈出这一部《桂窗丛谈》自然不是为了编造谣言,而是宣扬气🖹🗥学——立言罢了。因为他跟程家的关系,加🜟🃝上本身的学问所限,不便在经义上与人比高下,却是想出了别出蹊径,彻底的贯彻他最擅长的格物之说,以实证道的手段。

    而韩冈之所以🙉先把🃍🖞手稿给他沈括来看,可能就是看在自己在🁗🅷这一方面上的名气,要自己来捧场鼓吹而已。沈括微微一笑,还韩冈一个人情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