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察院街上一队队包着头巾,或是戴着毡帽的闯军兵士在往来巡逻,维持着城内的安宁,队伍最前一人敲着锣,大声喊🂀出闯王的军🜞🃔令。
“闯王有令,禁止纵火劫掠,但🖓有违者,不论军民,一律斩首示众!”
时而更有一阵阵马蹄声响起,在各处宽阔的大街上奔策巡逻,其中几匹战马的鞍辔上还挂着鲜🅈🄧血淋漓的人头🞎,🌰想必就是刚刚自乱兵身上砍下来的。
大街上已经渐渐有百姓们出门观望动静,他们初时还是小心翼翼的在墙根街角缓🍖🈂🞱缓行进🕧,可慢慢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这时,就有一大堆的百姓拥拥挤挤地聚在察院署门口的照壁前,观看着上面新贴出来的安民告示,不止是这里,洛阳城中到处都是这种新贴出的《九问九劝》大布🔂♝告。
凡是贴着这《九问九劝》的地方,都有成群的百姓拥🈨🀲挤着聚在一起观瞧,当然了,他们大部分的人也是看不明白的,毕竟在这大明末世里🜞🃔还没有达到人人都识🙓🍉字。
但总是有一些识字的🐷🄛♹人,他们在看的时候会不由得咕哝着念出声来,而其中便有那稍微放大一些声音,就像是有意念给别人听的一般。
每一堆的人群中都有很多不识字或识字极少的穷苦百姓,他们挤进人堆的🎹目的并不是看告示,而是听,自己听了后,好回去向街坊邻居和家人转🈪述其中的大意,充当小圈子里的大明白!
如今,就💻🗆有一个叫做姜老三的小老头,人们都唤他做姜三爷。
他原本是洛阳北边小孟津地方上的一个小地💟📉主,后来他家的田地大半被福王府霸占了去,生活困苦潦倒,但他又不会干别的营生,每天大半的时间都是坐在茶馆中,如此度过了许多年。
他其实识字也并不多,可每当府、县衙门张贴出新告示的时候,他总是第一时间就挤进人堆里,装模作样的看起告示来,实际上确是在偷偷听别人念告示,他悄悄的记在心中,然后又回到茶馆中大谈二讲起来。
其实在这段街坊上的年轻人们大多半都知道💟📉他怎么识字,每当看见他刚挤进人堆中的时候,一会抬头,一会又低头的样子,假装眼睛随着告示上一行行的文字上下移动时,总是会故意问他道:“姜三爷,这告示上写个啥嘞?”
这姜老三也总是毫不迟疑地回答着🛒🛶♏:“厉害!厉害嘞!”
姜老三其实也并未说错,因为官府每每贴出的文告中十之八九不是催粮要捐,便是宣布戒严和种种禁令,😑🀪又或是出斩人犯。
在洛阳☡🀸🁧的内城中就流行着一句歇后语,河南人叫做“嵌子”,其内容就是:“姜三爷看告示——厉害!”
现在姜老三自己的帽子上贴着一个“顺”字,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挤在人群之中,注视着新贴出的文告,侧耳细听着。
一个陌生的年轻人裹着破旧的棉袄,♧油炸麻花的在他背后问道:“老先生,李闯王这告示上说个啥子事儿嘞?”
姜老三不暇思索的随口回道:“🖓厉🛒🛶♏害!厉🍇🅽害嘞!”
又过了片刻功夫,他已经将🛔🜉《九问九劝》的内容仔细的听了两遍,上面那些揭露王府官绅豪强占田霸地的问话特别的合他心意。
还是刚才那个裹着破棉袄的陌生年轻人从背后问他道:“老爷子,这告示上到底说个啥🕧子☇☻事儿嘞?”
他竟脱口而💾🗟出的回道:“痛快!真是♧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