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王伯只是稍微跟我提了下他。既然已经商量的差不多了,那我就回去了。”娄萧起身。
“好,那你路上小心。”张瑾扶起大肚子,目送娄萧出门。
他们的报纸起名为《长安周报》,长安就是指长安镇了。每七天出版一次,先印3000份试试水。
他们的报纸跟现代比当然显得很不专业,大部分其实都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喜好和感觉来排版的。报纸的背面是小说版块,西游记占了大头,每个星期都会发三章。
小说和新闻放一起或许会显得混乱,张瑾和娄萧想着先试试看,如果大家对报纸的接受程度可以的话,到时候他们就把新闻和小说分开,分为两类报纸。
这一天终于来了。
长安镇莫名其妙的多出了一些半大不小的孩童,或背着个布袋或手里拿着一沓厚厚的纸,在大街小巷地连番喊叫,“卖报咯!卖报咯!新鲜出炉的《长安周报》,你最想看的新闻和最精彩看的小说皆在此,卖报咯······”
这些孩子是娄萧他们特意雇的,大部分是流浪儿。给这些人买了统一的衣服,跟他们说好了注意事项后,就叫他们去卖。这些小孩没有父母,一个个都在社会上流浪了不少时日,嘴皮子磨起来了,卖个报不成问题。为了促进孩子的积极性,他们采取了提成的方法。孩子们每个星期有50文的保底银钱,卖到了一定的数量可以按百分比得到一笔提成。读书吧
本来他们就是流浪儿,平时吃不饱穿不暖的,所以很珍惜这此机会。卖的越多得到的越多,所以他们都很卖力。
这里还没有新闻这个词,所以有些人出于好奇买了看看,看到所谓的新闻后,无不表示惊讶,这东西有理有据,原来是真实事件。像比较八卦的人就非常高兴了。通过这周报他们就可以详细地了解一些事件,增加和朋友的谈资,没事的时候还可以一起讨论聊聊天。
另一些人是因为无聊,听到有小说就随便买来阅读一番,随后便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而西游记只出版了三回,性子急的差点忍不住要揪出这《长安周报》负责人,讨要这后面的章节。
所以一个传两个,两个传三个,不到两天,整个长安镇都可以听到讨论《长安周报》的声音,当然这其中不乏娄萧他们请的古代版“水军”的功劳。
“”张阿伟嘿嘿笑道,明明很欠揍的表情却还要努力装做一本正经,丝毫不介意陈牧的鄙视。
读书吧
酒馆内灯火昏暗。
坐在对面的陈牧,此时却是一副精神恍惚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