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啊,亮苟活至今,从未曾听说汉室宗亲之女,与他人为妾啊!”
“无妨无妨,既有父母之命,又何须在意那些繁文缛节!我名为汉室宗亲,早年还不一样给人织席纳履,搓草编麻。”
刘备说的真诚坦率。
诸葛亮却觉得万不能接受。
“承蒙主公厚爱,亮实感激不尽。
如今大业当前,亮愿将心力全然倾注于辅佐主公成就霸业,不敢有丝毫懈怠。亮之子嗣之事暂且搁置一旁,待主公大业功成之时,天下归心之日,亮再做此打算不迟也。
此婚配打算,亮绝难受之。”
诸葛亮意在以霸业之心,说服刘备勿在此事多费心思。
可他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刘备心里却愈发担忧。
回想阿斗所言:孔明就是因为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帮自己匡扶汉室之大业上,才耽误了自己绵延子嗣。
前世如此,今生岂能还让先生如此?
只是,诸葛亮的几番相拒,也让刘备明白:先生才高行洁,自有人家的原则和底线,不可强人所难。
刘备思量过后,给出一个委婉的方案:
“先生既不娶吾之小女,也无妨!待江陵迁民事毕之后,我于江陵物色些良女,另请尊夫人挑选,可先言明只为先生嗣后,若出子嗣,记挂在尊夫人名下,既不让夫人失了体面,也不让先生左右为难。”
“这……”诸葛亮为难苦笑。
其实,刘备洞察人心,某些事情他猜测得一点不错!
比如:诸葛亮乃士族子弟,确实非常在意子嗣之事。
他和黄月英结婚多年,只生了一个女儿,就再无子息动静。
人皆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再过几年,便将而立。
若还是无子,以后便愈发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