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亭舟拎着茶果,孟晚拿起他的团扇,两人跟在祝泽宁身后,第一次登上祝家的高门。
祝家是一座五进的大宅,老太爷和老夫人都已经去世,本该是大房坐拥正院,可祝大爷软弱无能,根本撑不起家里的产业,老三老四又都是庶子,无奈只能叫老二顶上,当下是二房一家居住正房。
如今祝家在府城的买卖都是祝二爷在把持,祝三爷便是祝泽宁的父亲,常年在外跑生意,偏僻小镇和县城的盐商买卖都是他在做。
祝四爷是个混账,年轻时名声便不好,如今年近三十也未娶亲,不过名下的赌坊镖局倒也营收不少。
祝泽宁带宋亭舟和孟晚进门后绕过影壁,穿过庭院,在正堂等着祝二爷。
“庆叔,我二伯可回来了?”祝泽宁问家中管事。
庆叔笑呵呵的回禀,“回四公子的话,二爷才回来不久,正在夫人那里用膳。”
孟晚他们一日两餐惯了,险些忘了有钱人家都一日三餐,这个点正是用午膳的时辰,怪尴尬的。
祝泽宁也忘了这茬,“宋兄嫂嫂,不若先到我那儿用些便饭吧。”
宋亭舟帮孟晚倒了盏茶,“还是不叨扰了,我同夫郎就在堂内等候片刻吧。”
孟晚也是这么想的,他俩是来干正事的,事情不解决,哪儿有心思吃饭去。
他们不走祝泽宁这个中间人也留下陪他们,顺便与宋亭舟探讨这次月考的题目,宋亭舟此次又得了乙子班头名。
孟晚则慢慢喝着茶,他不懂茶道,只是觉得祝家的茶水比他上次在瑞丰楼喝的口感丰富,甜涩味从舌根涌起,有股淡雅的清香,余味悠长。
想再来一杯,又怕等久了会上厕所,在祝二爷面前失礼,真是麻烦。
宋亭舟余光中一直在关注着他,突然停下与祝泽宁的探讨,询问道:“祝兄家的茶水,茶香持久悠长,怪我不懂茶道,不知是哪家的茶叶?”
祝泽宁不知他怎么突然说起茶来,便解释道:“我家本家就在昌平,不像聂家能从老家运来新茶,我家的茶都是赵家采买来的,今日侍女上的像是谷雨前采摘的碧螺春。”
宋亭舟品了一口,同孟晚说:“一会儿我们也去赵家的茶庄买上一些?”
孟晚心里受用,笑着说:“当然好。”
祝泽宁这会知道宋亭舟做什么问起茶来了,原来是他夫郎爱喝。
今日的茶不是茶,反而喝的他泛酸。
他们在厅堂里又坐了两盏茶的功夫,祝二爷才姗姗来迟,包括祝泽宁在内的三人都起身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