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看完,便知此两物却是一人所出,盖因针脚太明显不过。
“那你可知,此物是温府中谁所绣?”刑部尚书道。
唐三道:“是温府中名唤莲心的丫鬟所绣。”
刑部尚书颔首,便问堂下坐着的温家大爷,“贵府之中可有一位叫莲心的丫鬟。”
温家大爷本想说没有,然想到自己也未必认识,且唐三未必不会让几位主审官员派人去温府查人,便实话道:“府中下人众多,下官并不识得叫莲心的丫鬟。”
温家大爷说自己不认得莲心,旁边旁观的温家老爷却是心咚咚咚地跳了起来。
莲心当年是太夫人身边的丫鬟,后来许给了府中的一个二等管事,那时她还不叫莲心,叫糖心。
说来莲心改名,也是在张氏死后一年的时间。
那时那二等管事因一场风寒去了,留下莲心孤儿寡母,被太夫人怜悯,就给莲心派了一个轻松的活计。
这般来看,那莲心倒是极有可能绣东西让人带出府售卖的。
“即便是如此,也极有可能是外人买了莲心的香包。连你都能买到莲心的手帕,买个香包怕是不难了。”温家大爷道。
唐三仰着头看着温家大爷那一张面无表情的脸,反驳道:“大户人家的丫鬟拿出府来卖的绣活儿上面可不会绣有温府的温字!那字儿的绣法针脚也是一模一样的!莫不是那丫鬟不怕被府中主子追查,敢在绣品上绣上温字儿?那为何其他绣品上却没?”
“这有何麻烦,只将那莲心拿下,带上公堂一问便知。”御史大夫楚戈道。
大理寺少卿杨思怀闻言也点头道:“便让人将莲心带来即可。”
刑部尚书道:“若去温府带人,且要查证莲心针法技艺,恐要等到明日再开审?”
大理寺少卿与御史大夫纷纷点头,认为此法不错。
总不能将人带上堂,让一群大老爷们去看一个奴婢的针脚真假,且还得请一位经验丰富的绣娘辨认才行。
主审官员一致同意,刑部尚书这才向南宁太子道:“不知镇国公世子认为此举可行?”
南宁太子自开堂起便没有再开口,见刑部尚书询问,便回头问身后的人,“谢家娘子可有高见?”
本非涉案女子不可随意入公堂,然谢氏清辉随南宁太子而来,自然也得破例。
清辉对南宁太子微微点头,随后走出站在堂下,对着在座的三位主审道:“小女子有几点疑惑想请教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