漪涟坐于亭中一青瓷桌旁吹风醒酒,好在酒喝不多,她尚有余力能骂骂满院的铜钱臭。
突然,一叠栗子糕从她头顶落下,顺着锦缎广袖,是君珑坐到身边,“御厨做得栗子糕,你且尝尝可有叔府里的好吃。”
漪涟取了一块尝,太甜腻,真不如太师府的伙食。左右聊胜于无,她边吃边道,“里头舞姬跳的这么卖力,就巴望着皇帝或者君太师能看上眼。您这么跑出来,她们哪还有劲?”
君珑笑而不屑,“庸脂俗粉,还不懂裹严实,看一眼就没劲了,不如来看侄女。”
漪涟挖苦,“得了,十年前捡了我就往陆华庄送,没养两天,好话倒不吝啬。”她磕了磕碟子,“您以为两碟栗子糕就打发完事了?可没您这么当叔的。”
君珑道,“十年而已。古话说的好,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漪涟浑身一震,急急回驳,“别以为我读书少,您就能随便拿旁人的情诗来浑水摸鱼。”自叶离留下一句话不辞而别,她的心情就没安定过。
君珑则大方,“世间情爱皆相似,侄女太过拘泥小节了。”不过该计较的还需计较,今晚他颇得兴致,“且说有你这么个大逆不道的侄女,天下没谁受得了,叔自认这长辈做得挺好。”
漪涟较真,“说话要凭良心,我怎么大逆不道了?”
“底气倒挺足。”君珑当场指证,把旧账一样样翻出来,“陆华庄初见时,暂不论你针锋相对,还泼了叔一身酒。可有其事?”
漪涟不乐意,“那是为了验火浣衣。”
君珑再问,“那苍梧之事又如何?”
苍梧?漪涟思来想去,苍梧似乎没他啥事,戒备道,“您可别给我妄加莫须有的罪。”
君珑收了折扇对准她脑门一敲,“叔尚是而立之年,依你信中所言分明是笑话叔老了。如此放肆,岂是莫须有的罪。”
漪涟语塞,“我……”
君珑继续数落,“还有月前提审叶离进京。旁人便罢,你明知道是谁,还真有胆量给我脑袋上罩一黑布袋子!”这对他堂堂君太师可是奇耻大辱,自唐非伏法,沈序已经不知道变着法笑了多少次,说是家门不幸。
漪涟支支吾吾,“我,我……”
“你自己给说说,叔已经当到这份上了,哪里不好,反害你抱怨?”君珑扬眉质问。
对呀,哪不好?
漪涟眼珠子使劲转悠,怎么说来说去好像都是她的不是?琢磨了半晌,找不到驳词,一拍脑门,得,又栽坑里了。
庭院里郁郁葱葱的几道绿墙将喧闹的宫乐阻隔在外,此时已是后半夜。